遥感所顺利完成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南方七省农田土壤采样工作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17日

近日,浙江大学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罗忠奎研究员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中澳农田土壤有机碳和水氮需求智能预测与管理技术”于三月底顺利启动,合作单位由国内四家单位和国外三家单位组成,包括浙江大学遥感所常锦峰课题组、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和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

农田土壤健康和可持续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土壤有机碳作为关键的土壤功能要素,在农业生产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项目面向农业生产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可持续绿色发展问题,探索平衡作物生产力与资源利用效率及其环境代价的优化管理方案,采用“数据获取-机制解析-模型集成-管理优化-应用评估五位一体的研究思路,研究多尺度、多目标框架下土壤有机碳和水氮预测与管理智能解决方案助力碳中和目标。

获取全国农田土壤大数据是本项目的基础,罗忠奎和常锦峰研究员于46日组织了4支共12人的科研队伍前往南方七省市开展农田土壤采样工作,其中肖浏骏博士负责云南和贵州采样,郭晓伟博士负责广东、广西、海南采样,张帅博士研究生负责重庆采样、王明明博士研究生负责四川采样。采样工作包括0-2米土壤鲜样、干样采集和农户调查。

云贵川地区山路崎岖,样点距离远,部分高原地区紫外线极强,然而九曲十八弯虽然艰险,峰回路转处亦有笑颜,采样小组不畏艰辛,早出晚归,享受着采样的每一个过程。采样小组在采样中把理论知识付诸实践,以问题为导向寻找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