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舟教授课题组联合中国科学院空天院在ESSD发布非洲30米分辨率年度耕地数据集(2000-2022)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1日

  近日,我院联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等多家单位,在国际权威地学期刊《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上发表了题为《An annual cropland extent dataset for Africa at 30m spatialresolution from 2000 to 2022》的研究成果,成功构建了非洲大陆首套30米分辨率、连续23年(2000-2022)的年度耕地动态数据集(AFCD)。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典型自然资源要素遥感监测技术联合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编号:2023YFE0207900)的资助。该成果为解决非洲粮食安全评估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


1 非洲耕地空间分布,典型地区耕地分布特征以及2000-2022年非洲耕地面积变化趋势


  非洲是全球耕地扩张最快的地区之一,但同时也是粮食安全形势最严峻的区域。精确的耕地动态监测对实现联合国"零饥饿"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然而,由于非洲耕地景观破碎、种植模式复杂,现有全球耕地产品在非洲地区存在显著的空间不一致性和精度限制。本研究通过融合多源遥感产品共识标签生成方法,结合随机森林分类与连续变化检测算法,利用谷歌地球引擎平台处理了超过20万景Landsat影像,首次提供2000-2022年逐年30米分辨率非洲耕地分布数据,基于多源独立验证样本显示总体精度达0.86±0.01,非洲耕地面积从2000年的1.94亿公顷增长至2022年的2.11亿公顷,净增8.53%。该数据集的发布可以为非洲各国农业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粮食安全早期预警系统提供数据支持;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陆气交互模型提供输入参数;跨境农业投资与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基准数据。


2 基于AFCD提取的20002022年非洲各国耕地面积与FAO统计及其他产品对比


3 AFCD与其他耕地产品在典型区域的相似性对比


第一作者: 楼子杭(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通讯作者: 彭代亮(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史舟(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张兵(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第一单位: 浙江大学全省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文章链接:https://essd.copernicus.org/articles/17/3777/2025/

数据集链接:https://zenodo.org/records/14920706



©2004-2020 浙江大学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 浙ICP备0507442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