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背景下土壤有机碳的“源”、“汇”状态取决于植物碳的输入和碳库分解输出之间的动态平衡。然而,气候变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对植被、土壤、微生物及其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和非线性的特点。从观测的角度,需要在几十年甚至百年尺度进行连续监测,才能完全刻画土壤有机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但是,目前室内增温培养、野外地表土壤增温以及近年来兴起的土壤剖面增温等主流研究手段都是短期和骤然增温,忽略了植被、微生物和土壤对缓慢变暖的调节和适应过程,因此并不能完全捕捉土壤剖面有机碳对变暖的响应。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于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的评价与考核愈加重视。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提出,要“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